2025-09-02 19:35:28

跑步时戴耳机听音乐究竟有利还是有害?对提升运动成绩有无帮助?

跑步听点音乐,也许能更持久和减少耗氧量

音乐带来的影响分生理与心理两个层面,减少身体耗氧量的同时,也许会让身体在主观上坚持更久一些。

在《ScienceDirect》一项研究发现在高强度运动下(储备心率90%以上),无论有无伴随着音乐(具体指摇滚类型),对心率、疲劳度都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多数测试者表示,当听音乐跑步时,自身注意力不自觉地被吸引至音乐上,就算是在精疲力尽的情况下依旧能坚持不少时间。

另外一项研究则具体得出这一时间的大致范围。

澳大利亚应用体育科学研究中心的彼得·特里博士(Peter C. Terry)在几名铁三运动员身上进行实验,发现相比起无音乐状态下的高强度运动,播放中性音乐(指无激励歌词、旋律等音乐)时,身体在力竭状态下能够多坚持19.7%的时间,在励志音乐下,该数据为18.1%。

同时还发现,中性音乐和励志音乐能够减少运动时人体耗氧量,分别为1.0%和0.7%。

大众跑者在比赛时可以选择听音乐,给跑步加点趣味同时,且有助于减少身体运动时所需耗氧量。

有节奏的音乐,可以起到保持稳定步频的效果

收听和自身步频相同节奏的音乐,也能够起到提高跑步经济效益的作用。

跑步收听音乐时,身体容易进行自我暗示,尽可能让自身步频与所听到的音乐节拍相一致。反过来说,收听节奏相对较快的音乐容易让身体加快步频,也是跑者平常听歌容易跑嗨的原因之一。

故建议在跑步听歌时,尽量选择节奏适合自己跑步能力的歌曲。

音乐节奏会让步频不自觉地与其接近。对此,如果自认为步频较乱、变化幅度较大的跑者,可以在跑步时选择节奏较为整齐划一的歌曲,有助于在跑步时保持稳定步频。而对于步频较低的跑者来说,听点快节奏的音乐对提升步频是有一定帮助的,注意避免超出个人能力范围。

听点快的,让我们跑得更远

在运动时,尤其是在进行日常有氧慢跑或耐力训练时,音乐让跑步多点乐趣的同时,也能够让我们跑得更远一点,获得更好的锻炼效果。

一项来自《Frontiersin》的研究,通过播放不同节奏的音乐,比较收听不同节奏的音乐时,对不同强度的运动有何影响。

实验的运动分别为跑步机上以6.5km/h的速度快走和以储备心率80%进行高强度运动。音乐节奏分别为慢节奏(90-110 BPM)、中节奏(130-150 BPM)、快节奏(170-190 BPM)以及无音乐。

最终的结论发现,在快节奏音乐下,人体进行高强度运动时抗疲劳能力增强6.5%左右;而这个数值在中低强度运动下效果更为显著,数据为11%上下。

从数据上来看,当我们在进行耐力运动时,从音乐中获得的收益更大。(关于慢跑更多阅读资料:每天慢跑五公里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专业选手在进行高强度训练(Q训练,高质量训练)时偶尔也会选择听歌,作为维持训练强度的帮助。

跑前听点音乐,可以帮助身体更快进入状态

在准备运动前,不妨来点音乐,让大脑和身体慢慢开始兴奋,好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另外,在比赛前听音乐,还能够达到解压的效果。

音乐能够有效激活大脑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两块区域与人体注意力调控、动机、情绪等功能密切相关,并能降低迷走神经张力,持续影响心脏等内脏器官的运作。

简单来说,戴上耳机那一刻起,音乐开始唤醒大脑使其开始工作,随即告诉身体要准备开始运动了。这不仅激发人体愉悦感与兴奋度,还帮助身体做好进入运动状态的准备。

同时音乐还能促使大脑进行自我调节,脑垂体开始分泌皮质醇来缓解压力。

跑后听点音乐,加快身体恢复

跑步结束后,先别急着摁下暂停键。

这时收听相对较慢节奏、舒缓的音乐较其他状态下(无音乐状态、快节奏音乐状态、激情音乐状态),身体会更快地从运动中过渡到平常状态,心率也会加快速恢复至静息水平。

在冷身或拉伸阶段时,建议收听音乐的 BPM 在100以下,有助于身体快速恢复。

在跑步结束后进行的冷身那十几分钟里,尝试切换至较为安静、节奏较为缓慢的歌单,好让身体恢复到静止状态,在拉伸时伴随着慢节奏的音乐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

在国际田联规则手册上,明确表示禁止在路跑比赛时佩戴耳机,一方面是田联出于安全考虑,另一方面选手在比赛时脑袋中需要处理配速、体力分配等策略,音乐容易扰乱思绪,反而容易成为累赘;

为保持训练和比赛状态一致,故职业马拉松选手在日常训练中较少听音乐,不过多数职业选手还是喜欢音乐的,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前公务员最强跑者」川内优辉时常会在卡拉OK上来几首 X JAPAN 乐队的单曲。(关于跑步训练更多阅读资料:距离只是跑步训练的一部分——先读懂训练计划,再开始跑步)

川内优辉全家参加“第4届川内回乡马拉松”,从左至右分别分别为川内的妈妈川内美加,三弟川内鸿辉,二弟川内鲜辉,他们也都是中长跑运动员。

跑步中听歌的注意事项,及音乐选择方面的建议

跑步听歌注意事项

佩戴耳机收听音乐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安全方面,尤其是在路跑时。

歌曲中旋律、歌词等都会吸引自身注意力,思绪容易脱离当前环境,便可能会注意不到前后方来往的车辆以及乱窜的电动车,稍有不慎,危险便发生了。

以及当意识到紧急情况时,听歌会略微延长身体反应时间,受伤的风险也就随之增加了。

在路跑时,注意尽量避免耳机声音过大,减少危险发生的可能,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更要小心对待。(关于跑步时间选择更多阅读:晚上跑步和早上跑步有区别吗?)

此外,由于节奏过快的音乐,容易影响步频,身体会不自主提速,从而导致心率上升,如本打算进行有氧慢跑,却因为几首较快节奏的歌曲,导致心率提高,跑到了其他心率区,背离了原计划好的锻炼效果。

如何选择你的跑步音乐

几点选择歌曲的小建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在一篇研究指出,在跑步时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运动状态与表现,故在组建跑步歌单时最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和歌手;

在热身阶段时,推荐 BPM 在90-110之间,此类音乐速度能够有效唤醒肌体,更好的进入运动状态;

日常有氧慢跑时,音乐 BPM 在120-145之间即可,针对慢跑而言,所选择的歌曲尽量节奏相对一致,避免浮动过大,防止提速;

在比赛时,选择的音乐节奏尽量与自身能力相符合,BPM 在125-165的音乐节奏是较适合大多数参赛者比赛时收听的,但也要注意避免快节奏的音乐容易提升心率,大多数参赛者在高心率状态下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运动结束后,在冷身及拉伸阶段伴随着 BPM 在100以下的音乐,有效加快心率恢复到静息水平的速度,帮助身体回到正常状态。

佛山市2024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教育竞赛(无人机项目)竞赛圆满结束
他是NBA唯一同时交两女友 还能和谐相处的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