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09国少边后卫的人选
区内很多小将粉在带节奏,经常炒作汪修昊和黄子杰的入选问题。正好也有吧友谈及国少后防线的问题,所以系统全面的说一下。
先抛结论:黄子杰基本短期(U20如果有新教练组队前)没戏,汪修昊且看且观察。。
09国少大户是山东鲁能09,曾和很多青训家长讨论过鲁能青训以及鲁能青训的优缺点,大家(意见分歧也很大。。但是就我个人而言,觉得鲁能09是国内09球队过去三年进步最快的球队。鲁能09从u13之后基本上是没有补人的);而汪强給这支球队注入了很多鲁能梯队从来没有的元素。因为鲁能各个梯队基本上是国内的前三,所以国内鲁能09的这种基于战术理念层面的进步就我个人而言,是在推动整个中国足球青训逐步的往前走 (当然很多悲观者要看到质变才相信的青训家长不一定认可)
鲁能09进入国少球员主要集中在后防线,其中场和前锋球员在09国少表现并不强势,位置也不稳固。实际情况也恰如主教练的选人--- 鲁能09的后场体系正是鲁能09相对于之前几个在国内有称霸实力的梯队有明显进化的环节,感觉浮岛敏非常“享受”汪强給鲁能09注入的那些“全新元素”。
后防线除了个体天赋支撑的中后卫李钧鹏而外,鲁能09贡献了三个边后卫 ,而这三个边后卫(张君豪/孔玺诺/张旭尧)恰恰是我觉得鲁能09全队在过去三年训练中进步最快的五个球员之三;也是鲁能过去15年在边后卫位置上明显保留了鲁能选材传统优点和基因,但又明显进化了一代的“新式边后卫”。纵向对比鲁能97-09梯队的所有边后卫,我觉得他们三个明显更符合现代足球的要求;鉴于鲁能梯队在国内青训的总体竞争力,他们三人中的部分甚至全部在未来十年中国足坛的前景都是颇为乐观的。
汪强給鲁能09后防线--尤其是边后卫们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变化喃?
1. 后防线的出球能力。以鲁能青训一贯的风格,请不要以日本足球或者欧洲足球来看这个问题;只和鲁能之前的梯队比,和其它09梯队比 。。 (鲁能09的后场出球并不比恒大、绿城09差)
2. 球员的多位置适应能力及正在逐渐形成的基于位置的技术能力 (后面逐个球员单独谈)
3. 阵型位置的流动性以及球员对球场空间和位置轮转的理解能力 (所谓比鲁能青训之前的边后卫明显更现代主要基于此)
这些更符合现代足球的要素和鲁能青训选材一贯注重的身材条子、对抗能力、运动能力、速度这些元素结合,是这些球员基于国内目前青训总体发展水平的总体竞争力。而很显然,从国少09这两次公开亮相的首发及变阵选择来看,09国少教练组在很刻意的以鲁能09的后场体系和思路在构建09国少的后场体系。。。 对了,说到这里谈什么黄子杰的个体能力,如果这种能力没有办法切入国少的整体后场体系,那么离国少大门只会越来越远。
鲁能09后场体系,在汪强的带领下,最基础的特征的已经非常成熟的搭建了守转攻的四后卫转三后卫体系 ;这个看起来尽管非常基础,但是在中国各级国字号球队,一众外国名帅来执教,想打352阵型或者守转攻的四后卫转三中卫体系,一直是在全国范围内很难找出一套理想的阵容的。最近的案例是: 久尔杰维奇的u20国青左边路用了长春亚泰的左中卫贺一然在u20国青打左边后卫,而亚泰一线队的轮换左边后卫玄智健(也是u20适龄)最后时刻被放弃,其实也是在尝试进攻的三中卫体系。但是:U20最后补时阶段被淘汰恰恰就输在相关球员对于四后卫到三中卫的轮转中出现的位置感缺乏导致后点空虚而漏人丢球;这个丢球原则上和个人防守能力无关,输在对位置和战术职责的理解上。 (整个后防线不明白那个时候主教练为什么要让杨希顶出去当左边后卫,但是没有整体流动去填补杨希的右边后卫的位置)正由于此,09的教练组很显然清晰的识别到鲁能09的后场体系,也自然“笑纳”了汪强这个于中国青训整体水平而言非常先进的 (不是说鲁能09的到亚洲赛场去就如何,而是这批球员在战术意识上在国内其实是比较超前且领先的)后场体系。
鲁能09三个入选国少的边后卫,没有一个是鲁能传统的边后卫,他们三个在三后卫体系下有各自的特色,且已经非常清晰的知道位置轮转后自己从边后卫位置上释放后需要承担何种战术角色,这是他们在国少09最大的竞争力。
1. 右边后卫张君豪:据说骨龄身高185。有鲁能边路球员固有的速度、转身和对抗优势(和早期绿城姜熠航比),在鲁能09整体进攻中,可以参与和前腰萧晨熙,右边锋张峻溪的三人小组局部进攻--进攻端有一定的持球能力,有配合意识,也有边路外线或者内线的前插助攻。。右路传中能力在国内同年龄段是属于第一档次的。 在鲁能左右边后卫是轮流前插的,他的身高和身体对抗,内收变成标准的右中卫就长远发展来看,基本满足国际比赛中后卫的要求 (身高/力量/对抗等,但是防守技术还需要打磨提升)。和国少从中后卫客串右边后卫的南子勋、顾博宇相比,边路助攻传中质量、进攻三区参与前场进攻的整体传接能力明显上限更高 ---毕竟正统边后卫出身但最终发育成一个符合中后卫条件的右边后卫。他是非常标准的可以在三后卫、四后卫体系下自如切换的右边后卫、右中卫。南子勋和顾博宇如果在09国少踢右边后卫,基本上就内收成右中卫不参与进攻,右路完全交給小邝或者谢晋了,但是张君豪是可以参与前插助攻的,他在进攻端的速度+技巧和防守端的高度+硬度上有完美的平衡。所以短线看,可能比赛能力和技术还有短板,但是长线发展前景极为看好。从国内1997-2009的青训球员里面,基本找不到模版。这就是他的战术价值和发展潜力。
2. 左右边后卫张旭尧 : 蒙太古杯,张旭尧是国少09的主力右边后卫 (那个时候张君豪和石子墨留在德国参加集训,这两人都可以踢右边后卫);呼市四国赛踢的首发左边后卫打满三场没有下过。在鲁能09,张旭尧目前基本上是绝对主力,但左边后卫和左边锋各踢50%的时间。一个可以踢左右边后卫,还可以客串前锋的球员,这种“万金油”球员正常情况下已经铁定锁定一张国少的门票 。(某些小将谜不要不服气)因为有在鲁能09踢主力左边锋的经历,所以他踢边后卫前插进攻后的一对一能力是明显有特点的,在对越南比赛中有展现。而且在梁仕宇习惯于在外线活动的情况下,他几次从肋部前插和梁仕宇形成了很好的双边锋战术 ---- 我相信,这个是浮岛敏一定会在09国少重点演练的进攻套路。防守端,张旭尧技巧有欠缺;但是速度够,对抗力量也有,一对一对方的锋线强点不容易被生吃。在鲁能09,右边后卫张君豪助攻很多,张君豪上去后,左边后卫自动内收成左中卫,他的身高也不太害怕弱侧的高空轰炸 (当然落点判断能力还需要有较大的提升)。鲁能09的左边路,在张旭尧踢左边锋,孔玺诺踢左边后卫的时候;两人经常是轮番进攻,互为补位---这对于张旭尧来讲,最大的益处是也非常适应左边翼卫的踢法。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张旭尧和张君豪相比其实攻击属性更强,个人单打能力更强配合意识要弱于张君豪;但是左右两边通吃,边锋,边翼卫,边后卫都可以胜任。即便在国字号不一定能拿首发,但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球员。相比于黄子杰,他内收为左中卫防高空轰炸的能力也更强一下。当然,国少09如果右边路上南子勋,顾博宇这样的球员,左边后卫基本上是左边翼卫的踢法。
3. 左边后卫 孔玺诺:蒙太古杯左边后卫首发,但开场就重伤然后缺席了整个蒙太古杯和呼市四强赛。在鲁能09 ,孔玺诺和张旭尧平分左边后卫出场时间,另一半时间他踢双后腰中更有战术灵活度的全能中场8号位。。因此,孔玺诺是按照标准的右脚左边后卫,三后卫体系下内收当第二后腰增加中路防守密度的内收型逆足左边后卫来培养的。这个位置定义有两种子路线: a. 是脚下出众双脚均衡,意识好但是身体条件踢中路球员比较吃亏,一对一顶不住,扔到边后卫位置上回避防守硬度和速度不够的缺陷的“组织意识型”; b. 体力出众,缠斗能力强,也有前插上下折返能力,胜任B2B中场“身体斗兽型”。孔属于b类球员,他的脚下能力踢国内比赛还是够的,但是踢洲际比赛感觉还是糙了点,主要还是用他的缠斗属性和B2B的折返能力。 孔是鲁能09建队初期的主力左边锋,后来可能觉得身体条件不够顶尖转成了左边后卫,在8人制阶段就确立了绝对主力的地位 ---但是改成了“干脏活的”;他这个基因让他在前插进攻的时候进攻端的创造力还是有一定水准的,比纯后场球员要更细,冲击球门的欲望也更强。所以在张旭尧踢左边后卫,孔踢8号位的时候,他是鲁能09进攻的一个X因子。回到国少09 ,如果张君豪踢右边后卫,孔玺诺踢左边后卫相对于张旭尧的战术价值在于他可以内收上提为第二后腰,这样中场可以更大胆的安排两个进攻型中场。比如万项+ 谭渝锦/萧晨熙组合,后腰上 徐/周/路中间的一人;在鲁能09路钧博打单防守后腰的时候,孔玺诺踢左边后卫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援。当然,因为孔受伤估计这种变阵在国少09还没有试验过。孔的这种踢法,其实有一个模版:中超江苏苏宁的名宿,2010年世界杯巴西队的最佳12人拉米雷斯;这个球员在巴西国家队很糙,但是体能好跑不死,也是在4231的右前卫(防守时落位深变成三后腰)和右边后卫甚至右边锋之间轮转,孔和他唯一的区别在于是左路;核心价值就是中场“搅屎”+ 两个BOX之间的覆盖。不排除,在基本磨合完成后的国少09,未来孔玺诺的战术角色就是承担当年拉米雷斯在巴西队的角色。
在国少09,如果孔玺诺定位是左边后卫替补(假设张旭尧主力),那么他同时也是第四防守型中场。目前确定可以留队的是徐/周/路三人,但是国少是双防守中场,所以理论是需要四个可以打这个位置的球员。
显然,汪强在鲁能09在对孔玺诺+张旭尧的使用培养方法是这两名球员具备目前这种多位置、多面手属性的主要原因。
明白了09国少教练组为什么要选这几个鲁能09的边后卫球员,然后两个中后卫球员南子勋和顾宇博兼边后卫替补,所以整个09国少对防守硬度比较看重,然后基本上没有使用纯粹的“边后卫”球员--- 也许是觉得太过于“奢侈”。对于汪修昊而言,其实是可以内收打右中卫的,然后也有精准的后场长传,所以在这支球队的战术适应性比黄子杰要好很多 (当然李钧鹏的长传让汪修昊的价值变小了很多)。而黄子杰如果踢传统的攻强于守的“助攻型边后卫”,身前是防守参与度不太高的梁仕宇(显然比小邝的防守积极性差),那么黄在这支09国少是没有什么生存空间的。
于长线而论,我觉得09国少的边后卫比最近的03/05/07国少边后卫(这几个年龄段最好的边后卫胡核桃没有踢过国少,是u20主力;球商很高但是身体条件明显有短板。05出自西班牙青训的杨希很现代但身体条件比胡核桃还差;其余的都是传统边后卫要么糙,要么防守软,出球也不好)在青训阶段接受的技战术要求是有明显进阶的。所以,与09国少备受争议的边后卫人选大家普遍的认知不同,我觉得放到6个双年龄段(12年周期)来看国少的选人,我觉得09国少边后卫的位置是全队的“强板位置”而不是短板位置: 大胆估计09国少三个鲁能边后卫一定会出常备国脚 (至少2-3年,两次洲际大赛国家队首发球员),不排除09会出两个边后卫国脚,正牌成年国家队国脚。